农学笔记: 第二十八篇(土壤分析)
发布日期:2025-03-06 15:42 点击次数:138
(该文章仅作为学习过程中的零碎笔记整理,本意是与大家共同分享学习,如有错漏还望指正)
我国的土壤大致可分为13种,黑土、棕壤、潮土(黄潮土)、褐土、楼土、黄棕壤、紫色土、黄绵土、红壤、砖红壤、盐碱土、白浆土、青黑土等土壤。
接下来选取一些土壤进行讲解
1.黑土
主要分布:东北平原,包括三江平原、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。是最肥沃的土壤。
特点:拥有深厚且肥沃的黑土层,厚度能有半米,甚至1米以上,里面有机质含量丰富,表土结构良好,通气透水、耕性好,适耕期长。由于底土粘性大的原因,具有很好的保水保肥能力。
适宜作物:小麦、大豆、马铃薯、玉米、小米、高梁、甜菜、亚麻等。尤其是大豆(豆科植物本身就有肥田的作用),种出来的品质好、产量高。
2.棕壤
主要分布:辽东、冀东、胶东、等低山丘陵。
特点:表层和土层内部不一致,土层内部多数以棕色或浅褐色为主。质地上层轻,下层重,心土粘重。土壤呈中性至微酸性。土层深厚,自然肥力较高,生产潜力大。
适宜作物:可在平缓地势处开垦,进行耕作或种植发展果园
3.潮土(黄潮土)
主要分布:华北平原、辽河平原等地。是国内主要耕作土壤之一。
特点:这种土壤是由河流冲积淤积成的冲积土,表层颜色以灰棕为主,下色调较一致,以浅棕为主。土壤水分条件良好,PH值多为中性或微碱性,质地变化大,肥力还算高。
适宜作物:旱粮和棉花重要产区,如小麦、玉米、棉花、高梁、烟草等作物。
4.褐土
主要分布:燕山、吕梁山、太行山、秦岭等山地,以及陕西关中、豫西、晋南等丘陵低山。
特点:土层呈现褐色或暗棕色,质地稍重,土壤呈微碱性至碱性。保水保肥能力不强。
适宜作物:苹果、杏、柿、梨、枣等作物。要注意加强水土保持措施,可适当增施磷肥,以发挥土壤的生产潜力。
5.楼土
主要分布:陕西关中、晋西南和豫西平缓阶地。
特点:在长期、大量施用农家肥,和不断耕作培肥的农事操作下,形成了一层深厚的熟化土层,里面的有机质含量高,土质疏松,透水性好,保肥保水能力强,土壤呈微碱性。
适宜作物:豆类、小麦、玉米、棉花等。在增施农家肥时,可加入适量的磷肥会更有效。需注意水土保持和水利灌溉措施。
6.黄棕壤
主要分布:江苏的江淮、宁镇丘陵低山地区,以及湖北汉水两岸和河南南阳、陕西汉中盆地丘陵区。
特点:土色为灰棕色,质地轻壤至中壤土,底土粘重紧实。土壤呈微酸至酸性。
适宜作物:茶树、桑树或发展果园。需加强水土保持措施,在增施农家肥时,可加入适量的磷肥,使土壤更肥沃。
7.红壤
主要分布:南方大部分地区都有。
特点:拥有深厚的红色粘土层,质地粘重。土壤酸性强。因南方雨水勤,土壤受雨水长期冲刷的影响,水土流失较严重。
适宜作物:茶树、柑桔等经济林果
8.砖红壤
主要分布:海南岛、云南南部、雷州半岛、和台湾省南部丘陵地区。
特点:土壤有深厚的红色土层,颜色象红砖色;质地粘重,肥力尚高。土壤呈酸性或强酸性。
适宜作物:受当地气候影响,可种植热带经济作物,如香蕉、杨桃、剑麻、木瓜、菠萝、橡胶等。
9.紫色土
主要分布:四川盆地
特点:土壤呈紫色或紫红色,含磷、钾元素较多,土质肥沃,土壤呈微碱性。
适宜作物:亚热带果树及农林牧副业,需注意防止水土流失。
10.黄绵土(黄土)
主要分布:黄土高原
特点:土层深厚,可达几十米,最深有200米以上。黄土层绵而深厚,质地均一。当地居民曾挖窑洞而居。黄土矿质养分较为丰富,疏松易耕,呈微碱到碱性。
适宜作物:小麦、豆类、马铃薯、玉米、棉花等。但因当地植被稀少,导致水土流失严重。在发展农林牧副业时,需进行治理水土流失。
11.盐碱土
主要分布:我国的中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、东北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。
特点:土壤内含有不少盐分,在土壤干燥时,地面上会起一层白色盐霜,叫做盐土。如果土中含有能够溶解在水中的苏打(碳酸钠)和小苏打(重碳酸钠),碱性很强,这种土壤叫做碱士。
适宜作物:由于含盐量较高,不适合大部分作物,可栽种耐盐碱的作物。
12.白浆土
主要分布:黑龙江和吉林两省的东部地区。
特点:白浆土大部分是低产土壤。内部养分少、土壤粘重、口紧、耕性不良;透水、通气性差。
适宜作物:选不挑土的作物。
下期讲低产土壤如何改良和利用。